首先要懂得了解3种风险
先思考个问题。
如果你今天开车上高速公路,路旁标示的最高限速是130公里,请问你接下来的车速会开到多少?
答案其实没有对错。但你会发现,当拥有明确的限制数字,需要把那数字当作标准时,你的潜意识可能会受到这个数字的影响。
除非你原本就有很严格的开车纪律,否则那些数字肯定会无意识中左右你的行为。
这其实会投射到你的投资行为!
其实,很多人在投资时经常不自觉间就承受过高的风险,原因只是被某个报酬率数字给吸引,进而影响投资行为。
锚定效应左右投资心态
心理学中有个效应叫“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即人在做决定时,会参考身边方便得到的资讯,进而做出和那个资讯较接近的决定。而这也经常潜移默化影响人如何投资理财。
那锚定效应如何影响人在投资时决定承担的风险?这就是大家在学投资时经常谈到的数字——报酬率。
比如,全球的股票市场会受美国股市表现影响,而过去5年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的年报酬率约为12%。如果你在媒体上听到这资讯,此时心中就可能留下一个想法:投资报酬率应该要达到12%才算合格。
然而,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跟他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误认是一样的,这样可能会招致更大风险。
也就是说,若不太了解自己适合赚到多少报酬率的情况下,许多人很容易会因爲“锚定效应”,而把市场某个参考值当作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最终可能就会影响你的投资回酬。
有个有趣的实验,当问到“希望每年可以达到多少报酬率”的问题时,很多人的回答从5%到30%都有。当追问为何会需要那样的报酬率,答案几乎都是“最近听到”或“看到某个资讯”而得来。
这就是“锚定效应”决定投资心态的结果。
因此,你的投资风险不应该用公众的资讯作为标准;同时,当你被分类为“积极型”或“保守型”时,也不一定代表你的风险承担能力就跟其他同类型的人一样。
如何管控投资3大风险
其实,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但并非每个人都面对同样的风险,风险承受能力应该是依个人调整。
决定一个人能承担多少风险的因素主要有3种,分别是知识面丶时间面与财务面的风险。
1.知识面风险
知识面的风险是从对投资市场的了解来界定。
一个人对投资市场的了解愈熟悉,在同样的预期报酬率下,所面对的风险就比不熟悉的人来得低。
比如,一个对股市投资有经验的人,他可能只需要承受5%的风险,就能赚到15%到报酬;而不熟悉的人,可能要冒50%的风险,才能赚到15%的报酬,风险报酬比完全不同。
2.时间面风险
时间面的风险则来自本金对当前人生阶段的重要性。
若需要在股市实现获利的时间点距离现在愈近,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要比较低。
例如,若离退休时间点愈近,预期的报酬率就应该要愈低,也就是“稳定的报酬+较低的风险”。
或者,如果一笔资金需要在5年後拿去运用,比如教育基金丶结婚基金,这笔资金所能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要比20年後的退休基金低。
3.财务面风险
当一个人的资产愈多,或是所能赚取的获利来源愈广,拥有的现金流愈多愈稳,能够承担的风险也就愈高。
比如,有个股票投资机会是投资100万令吉能获得净利20万令吉,拥有1000万及200万投资额的人,所承担到的风险就完全不同。因为当本金100万亏损掉时,对拥有1000万的人来说,只是亏损10%的资产,但另一个则亏损高达50%,这就会影响之后的投资心态与策略。
总结
因此,在做出投资决定前,绝对不能忽略这个观念:投资风险并不该是看自己“想要”赚多少,而是得正视自己“应该”赚多少。
如同开车时,虽然油门只要敢踩下去,时速飙到200公里都可以,但实际上我们还是会依据个性丶驾车技术丶身旁坐的是大人或小孩来决定开车的时速。
如果一笔投资只是以别人的标准来决定预期报酬率,那麽不只很难睡得安稳,还可能因策略错误而得不偿失。
所以记得,下次接收到一个股票报酬率资讯时,希望你能先思考背後的投资风险是不是自己所能承担,而不是只关心该报酬率能够爲自己赚到多少财富。毕竟,投资股票风险的控管并不只是关系到获利,还会影响接下来的人生哦。
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