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循环周期的例子
今天继续我们此前的话题,就是公司的运营资金。上一个视频里,我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cash-conversion-cycle(现金循环周期,简称CCC)。这一期,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Mynews和7-Eleven都是马来西亚的连锁便利店,所以他们在生意模式和财务表现会比较相近,有可比性。我们就来看看他们,谁的表现更好。
- 如果我们从DSO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Mynews的表现是比较好,因为他们从顾客收到现金的速度是比较快,有利于他们资金运转。虽然Mynews的DSO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不过还是比7-Eleven来得低。估计当Mynews发展成熟后,它的DSO就会和7-Eleven差不多维持在17天左右。
- 当我们看DIO就会发现两者都在缓缓上升。一般来说便利店的货物都是以fast-moving著称,都是卖那些可以很快清货的物品,例如包装食品之类的,所以DIO应该越低越好。不过,当便利店在逐渐扩张,便利店要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就得增添更多不同种类的物品,他们甚至会想要推出自家品牌的产品,例如三文治。这些都会增加连锁店的库存压力,这恐怕也是Mynews和7-Eleven的DIO逐渐上升的原因。
- 接着就是APTO,我们可以看到Mynews在偿还供应商欠款这方面是处理得不错,都是维持在40天左右的数值。这可能是Mynews的议价能力不错,也有可能是供应商对他们的扩张计划有信心,因此没有太多挤压行为。但是,当我们看7-Eleven的APTO就夸张了,几乎徘徊在90-100天的水平。可以想象得到7-Eleven的议价能力有多高,可以等差不多3个月才清账一次。
- 回到我们一开始说的CCC,就会看到,7-Eleven的CCC不但比Mynews来得低,而且还是负数。理论上,可以说他们每一天都在生产现金,而Mynes则需要20天-30天。
当然,有朋友会好奇,那为何7-Eleven的股价表现却不如Mynews的?
其实working capital只是公司财务表现的一个面向,我们还要分析公司的盈利率以及成长率。这些也都会左右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不过在公司进行扩张的过程中,working capital的管理是重要的关键,一旦其中一个资金链断裂或者投资失败,很容易产生骨牌效应,尤其是供应商挤兑公司的情况,所以不得不留意。
今天的内容就这么多。我们下期继续~
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