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攻很重要,防守价更高!

别当个投资冒失鬼!
很多人说,投资是越早越好。
根据复利的原理,若你越早开启投资之门,未来的投资利润将会回收得更快更多。
不过,若你还是没有做好投资准备,只是一味听旁人的建议,自己毫无投资理财知识,甚至现实条件都还未准备好的话,那小编还是奉劝一句话——千万不要开始投资!!
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投资是进攻,那什么才算是“防守”呢?
对很多人来说,防守应该就是“生活预备金”,也就是能备不时之需的资金。
更简单来说➡所谓的生活预备金,是当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被迫要有一笔大额的费用支出时,
可以「立即动用」的资金。
上面这段话有两个重点:
1.意料之外的事情
当然不是要指买iPhone 推出新产品或者购物中心有周年庆之类的事件,而是突发的如医疗费丶维修费或交通费等。
2.立即动用
由於无常是无法预料何时发生,有可能是在深夜或周末,所以这笔资金必须是现金/活存,或是一两天内能"快速+无痛"变现的财产,例如定存。
至於基金丶股票或金条等都不算,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马上变现,必须要经过公开市场交易,至少都要等个1天。
为何投资理财前要先“退缩”?
很简单,因为“天有不测之风云”,你永远不知道何时有急需用钱的时候。
当墨菲定律发生时(也就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若你有充足的生活预备金,那至少可以让你无后顾之有,在特定时间内能专心处理眼前的事情,而不需要烦恼钱的问题。
所以,你的防守弹药足够吗?
到底生活预备金该准备多少呢?相信这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答案——并不是越多越好喔!因为准备太多,反而会压缩用於投资的本金。
一般来说,3至6个月薪资或家庭开销作为标准建议,再弹性调整。
为何是3至6个月?
基本上就是为了突发的大笔资金需求,或是撑过无法工作丶没有收入的日子。
实际的金额需依照你本身的状况调整,例如:年龄丶工作性质丶大环境的经济丶婚姻和财务状况等。
给大家三个例子:
1. 你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准备至少3个月的生活预备金就足够了;
若是打散工或约聘人员,那就要再多准备一至两个月的预备金。
2. 你刚结婚,夫妻两人都有稳定工作,
准备买房子或生小孩,
那至少准备6个月的生活预备金,以应付小孩出生或未来缴房贷的需求;
若是已经有小孩或已经在缴房贷或车贷,那准备金就要提高到6至12个月。
3. 你的小孩已经长大开始工作了,但最近经济很差,公司传出可能会放无薪假甚至裁员的消息。
那风险意识要跟着提升,准备金也要多准备一些,甚至要准备12个月以上。
总结
其实,“投资一定有风险”是老生常谈了,所以这篇只是要提醒你,要获利的前提,就是至少要“活得下去”。
而充足的“生活预备金”就是保护你的盾牌。
所以记得,在投资前,好好思考以下问题:
如果明天发生金融海啸,你的防守能力足够吗?你还有能力逢低入场“进攻”吗?
感谢内容提供:台湾VIC
更多实用投资贴士 请留意 Value Investing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