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月入3000令吉能够在KL(吉隆坡)生存吗?

很多年前网络流传这么一段提问:到底月入3000令吉能够在KL(吉隆坡)生存吗?
网民的创意和牢骚可以说是比《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还要长,似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大家议论纷纷的热烈程度,就连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也来凑热闹,算算看到底在KL要多少钱才能生存?
2018年3月,他们交出答卷——是能够办得到。
大家冷静!把折凳都收起来......稍安毋躁。
BNM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他们把针对三个情况来讨论:单身成年人,已婚父母没孩子,已婚父母有两个孩子。
根据BNM的解释是,生活工资(Living Wage)比最低薪金(Minimum Wage)更高,当事人除了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也可以拥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水准,例如:年度旅行。
不过要做到这些,还是需要遵循一些法则:
- 在外用餐不能过于奢华。一天一杯星巴克根本不用想;
- 尽量以公共交通为主要代步工具,即使买车也只算最便宜的国产车(某主持人最爱那款);
- 电影、户外活动,甚至重大节庆也不需要放弃,就连年度旅行也是OK的,不过一定得是cuti-cuti Malaysia,而且要看紧预算;
- 私立学校这些就不要想啦,直接送进政府学校。
如果是按BNM的标准来看,其实单身成年人在KL月入3000令吉,扣除公积金等开销剩下2649令吉,是可以生存。
当然这种生活说不上舒服,但至少是可行,而且据秘捞小编的观察,很多人之所以那笔账算不过来,有很大原因是败在太早买车了。秘捞小编合指一算,每天少说40、50令吉就因为那辆车飞走了。
除此之外,BNM也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察,他们发现有3大因素导致家庭无法挣到生活工资, 那就是:
- 工作人数。很多低收入家庭就只靠一个人在挣钱。
- 教育水平。只要能够考取大学文凭,起薪比较有保障(虽然起薪不高,不过比没有好)。
- 工作的专业要求。父母要孩子成为专业人士还是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我们未必爱听。
那么大家觉得BNM的观察和建议是不是有用呢?